
电话:(+86) 025-8658 3475
传真:(+86) 025-8658 3475
邮箱:info@hksmartps.com
网址:www.hksmartps.com
中国北车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已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作为全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走出困境,发展壮大,与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密不可分。它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传统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借鉴。
前不久,山东风电产业与装备制造发展高层论坛在济南举行,山东风电产业联盟同时成立。作为新能源的风电产业是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提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发起成立这个联盟的,居然是我市一家百年国企,中国北车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说起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但是如果提到济南铁路大厂,济南的老人们肯定都印象深刻。作为济南成立最早的企业之一,这家企业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年的历史长河中,铁路大厂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也创造出许多属于自己的辉煌。这里,诞生了省内第一个产业工会,诞生了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创下过年修理和累计修理蒸汽机车数量全国最高纪录。
成立于1910年的济南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内铁路货车制造大型骨干企业,主要生产敞车、平车、罐车、棚车等多种型号的铁路货车。刚刚迈入“十一五”时,和其它国有老厂一样,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面临着很多困难,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生产品种单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一度陷入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适时提出打造柔性可变制造系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打造科学、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良的品质使货车产品保持在同行业前三名的目标。公司加大科研力度,支持技术革新,实施了产品开发项目负责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先后成功引进、研发多种货车产品。公司先后获得“可调整铁路货车车钩高度的心盘磨耗盘”和“铁路漏斗车整列同步卸车风动管控制系统”等多项专利。仅铁路货车专利技术就为公司新增产值1980万元,新增利润259.6万元。公司研制的铁路货车转向架侧架内导框加工装夹定位工艺新技术,解决了产品复杂加工的工艺难题,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为该项产品生产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为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公司加强了米轨货车转向架的研究开发,为马达加斯加等国家研制了适用于其铁路状况的转向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这种转向架速度平稳,运输安全可靠快捷,受到了用户的好评。这项专利产品,为公司增值3480万元,创外汇512万美元,新增利润522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单薄的产品结构,饱和的市场环境让这个百年大厂面临着新的选择。为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经过认真研究,认为风电和环保产业是国家倡导的绿色产业,也是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因此,公司果断决定进军风电产业和环保产业。2006年,公司成立了风电项目调研组,专门对风电项目产业化进行调查论证。当时,风电装备行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丹麦、荷兰等西欧国家手中。项目成立之初,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公司与德国一家公司联合研发的1.5MW风力发电机组,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格局。未来三年,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风电产业将达到100亿元的规模。
随着高速铁路及现代城市的发展,原来的列车厕所已经不能适应人们需要,市场对密闭式集便器提出了要求。但就是这小小的密闭式集便器,其核心技术也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实施以真空技术为核心,产品技术多元化的市场经营战略,积极引进研发密闭式集便器等系列产品,大力开发路外民用产品市场。在庞巴迪公司招标的青藏线列车集便器中,公司克服低气压对真空集便系统的影响,自行研发了低气压试验箱等相关实验设备,采用间歇式真空等技术,解决了冲洗循环压缩空气耗量大、旅客用厕等待时间长等问题,产品得到了甲方和铁道部的认可。如今,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真空排污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上海火车南站、奥运场馆、世博会等场所。公司为世博会上海地铁研发的真空卫生间,通过全密封真空系统传输,较重力式节水80%以上,且无气味溢出,污水在管网内流速极快,污物进入管路后在真空力的作用下被粉碎为絮状物,避免了管路堵塞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故障率。
目前,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已逐步形成铁路货车、风电机组总成、大型钢构产品、环保产品、智能机械工具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公司副总工程师张业明介绍,公司在每一个领域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公司领导层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和重视。公司每年都在专利的经费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各项技术创新、发明创造都及时获得专利保护。目前,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整合相关研发资源,专门成立了济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研究院,研究院下设车辆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环保工程研究所、风电装备研究所、机电装备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并建立了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创新成果给予有力的保障和支持。2005年以前,公司研发人员只有20多人,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已经达到200多人,并且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40%。2004年,公司获批成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2009年获批成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又获批成立山东省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并成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济南市创新型企业、济南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建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等 4名专家组成的院士工作站。2005年以前,公司拥有的专利授权数才5件,如今,2010年一年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就达到了81项,目前已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1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2010年,公司出口产品远销10个国家,实现出口收入1.3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8亿元。知识产权为公司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2010年6月,中国北车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与波兰一家公司就合资建厂签订协议,这是中国北车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海外建厂项目。100年前,德国人在中国建立的工厂,100年后的今天,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开始走出国门,到欧洲建厂,这是一个绝妙的世纪轮回。经历了百年沧桑岁月,走过了“十一五”辉煌历程的铁路大厂,如今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伸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双翼,正不断开拓创新,呼啸向前。
- 上一条: 中国北车完成京沪高铁钢轨打磨任务
- 下一条: 中国北车加强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纪实